【代表委员之声】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代表: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传统优势产业长期积淀的发展经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引领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引领制造业向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引领服务业向高端品牌服务、个性化服务转型。
要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应用创新的既有优势,加快突破重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力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宝盈娱乐app党委书记李星委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高校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交汇点,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代表:
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促进了消费升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委员: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服务消费加速复苏,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从现实需要出发,要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委员: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
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探索算力定价、调用、溯源和收益分配等机制。进一步推动各部门加大对跨行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作建设的支持力度,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链上各类企业,以创新联合体方式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刘坤采访整理)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1ff46e5a9df4eb7965c8e3dcc6631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