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娱乐app

图片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国民族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破”与“立”

发表时间:2024-06-24
分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破”与“立”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资料图片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了“中华民族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展现了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实现了三大方面的“破”与“立”。

打破学科界限和学术资源壁垒,树立多学科合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一项大工程,既要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发展规律、文明形态等内容,也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更要基于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和全球治理背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进行研究阐释。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有古今中外的宏阔视野和多方面、多领域、多维度的知识理论为支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单靠某一学科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参与介入、共同努力。

重大原创成果往往发端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为编好这部教材,国家民委从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织汇聚不同学科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协同编写过程中,各学科联合研究促使学术资源、学科话语等得到有效衔接和整合,促进多元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转化,呈现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多元到一体、从中国到世界的多重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脉络。教材从第三讲到第十一讲系统论证古代“大一统”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文明演进历程,离不开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甚至是艺术学、建筑学的知识体系。从第十二讲到十五讲主要阐述“民族国家建构”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现代化历程,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合作。第十六讲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过中西对比,阐释“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需要世界史、国际关系学、管理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理论支撑。总的来看,《概论》集多元学科联合研究之力,促进不同学科发生“化学反应”,科学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多学科合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树立了典范。

打破西方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的窠臼,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奠定基础

在国际舆论场中,“西强东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仍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问题,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效能,改变“西强东弱”的话语权态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舆论支撑。

西方民族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背后所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民族结构和历史过程,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演进、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如果用西方理论话语提供的概念、范畴框架、研究范式等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演进,不仅会导致一些概念和理论的模糊混乱,还容易陷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要摆脱西方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的框定。《概论》的问世,成功打破了西方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的窠臼。

概念和范畴是话语体系的基本要素,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要提炼标识性概念和范畴。《概论》前两讲界定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基本理论,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石,有利于纠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概念的错误认知,在叙事上摆脱西方话语的叙事逻辑。从属性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具有国家民族属性的民族实体,其发展演进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缔造发展是一体两面、同轨并行的关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要从“大一统”的国家视域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如果仍用“民族国家由帝国解体而来”“想象的共同体”等来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则容易陷入西方话语陷阱。《概论》从第三讲到第十一讲以“中华民族依托‘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结构演进”这一叙事逻辑,论述了历朝历代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一体化的统合,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演进,呈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自在阶段。在国家建构方面,中国共产党基于“两个结合”,在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概论》从十二讲到十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构建多民族国家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经验,彰显了共同体原则和方法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理智慧,正确处理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断等,为构建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立了基础。

打破传统民族史叙事范式,确立新的中华民族史阐释框架

《概论》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史叙事方式,确立了新的中华民族史叙事框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区别于传统“各为专传”的叙事范式,《概论》坚持“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演进脉络和内容特征,呈现了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不断累积增长的共同性,展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进程。

第二,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概论》在阐释中华民族史的部分,将国家作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主脉,紧扣“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这一立论,论证了“大一统”秩序的追求对于历代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体化统合的促进,为中华民族史的阐释提供一个新的框架,呈现出关注整体历史发展趋势的宏观视角。

第三,采用中华民族史与中华文明史并叙方式。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史既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华民族史与中华文明史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现出重叠性和共进性特点。《概论》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论证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共同融汇成中华文明的历史,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种并叙的方式为阐释理解中华民族史提供了文明演进的新视角,视野宏阔,具有启发意义。王淑兰:宝盈娱乐app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梁苗苗: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淑兰 梁苗苗)

原文链接:http://app.mzb.com.cn:81/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800333393297145856


高校开展“铸牢”教育的基石

作为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托和重要抓手。以《概论》为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必将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基石的作用。通读《概论》,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概论》教材响应时代需求,填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缺乏国家统编教材的空白。全书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宝盈娱乐app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该书在全国各高校推行后,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突出的理论性。《概论》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开宗明义,从基本概念、基本理念、理论渊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几个方面,深入、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以基础理论作为统领全书的“纲”,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核心概念作了清晰阐释和系统概述,突出了《概论》的理论主旨和精义。

具有明确的史论性。《概论》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机地将第一讲基础理论与第三至十五讲历史阐释承接起来,具有为全书立论的特征。全书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自觉走向未来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概论》其魂是论,其体是史,以论统史,以史证论,史论结合,相得益彰。在中华民族史的这条经线上,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强而不霸”的和平精神,“弱而不散”的凝聚力,在“大一统”思想及其实践进程中形成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具有内在的通论性。所谓通论性,包括两个方面:横向的中华民族整体性与纵向的中华民族延续性。这两个方面经纬交织,一体共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分合问题作了深入探究。

从横向的中华民族整体性来讲,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从多民族区域性统一到多民族全国性统一这种从“分”到“合”的历史进程,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独特贡献。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分合问题,需要确立多元一体的大格局和大框架,需要将分合现象纳入这种大格局、大框架之内。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最终都走向了“合”;每次由“合”走向“分”,都有新的民族成分和文化元素加入,内在地完成一种自我更新和整塑。正如《概论》第二讲所讲,中华文明之所以既能做到“可大”,又能做到“可久”,正是因为处理好了一体与多元的关系,掌握了多元和一体的辩证法则。

从纵向的中华民族延续性来讲,强调中华民族史的顺序性,是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础。从时间线来看,中华民族前期的酝酿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准备了条件。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其连续性不只是时间上没有中断,更在于前后阶段的承接与内在机理上的贯通,展现了历史的因果性、连续性、逻辑性。

具有视野的全局性。《概论》视野开阔,是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既从人类的历史深处走来,也将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因此,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阐释中华民族演进历程中的中国经验、文明特性和制度逻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提供理念启示和价值引领。

《概论》的出版,是一次有积极价值和重大意义的尝试。我们要把握《概论》的理论精义,明晰史论和通论的要义,努力贯通纵向的前后、横向的内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概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贡献力量。白建灵: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 于光建: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教授(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白建灵 于光建)

原文链接:http://app.mzb.com.cn:81/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800333393582358528


在《概论》中读懂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核心命题切入,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精准定义和系统诠释。从整体观念出发,《概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各内容板块逻辑严密,主旨明晰,互相贯通,彼此呼应,铺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绘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精彩画卷。

认真学习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丰富内涵,感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的一名大学生,我不仅要学好、领悟好《概论》的精髓和要义,更应该发挥专业特长,从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和文物考古发现中挖掘整理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程红: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2021级本科生(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程红)

原文链接:http://app.mzb.com.cn:81/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800333393678827520


准确把握“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

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四个共同”理论深刻揭示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科学内涵。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为我们正确认识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演进历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论述,占据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书很大篇幅。编者摒弃以往中国民族史、族别史以及王朝断代史的传统叙事方式,聚焦从史前时期至近代以来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通过列举大量史实,从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深刻揭示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概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用史实证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学习《概论》,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

作为民族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深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要性。一方面,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根植其中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就离不开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指导;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避免落入西方错误史观设置的话语陷阱,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谭强:宝盈娱乐app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谭强)

原文链接:http://app.mzb.com.cn:81/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80033339363269017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