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题目:辽宋夏金元宗族研究的路径与趋势报告人:王善军 教授报告人单位:西北大学主持人:彭向前 研究员报告时间:2025年6月4日(星期三)15:00-18:00报告地点:怀远楼616多功能研讨室报告人简介:王善军,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分会(中国辽金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宋西夏金元族谱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著作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次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报告摘要: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政治上由多政权并立走向大一统的同时,宗族组织亦发生了明显嬗变。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四十余年,辽宋夏金元宗族史的研究,通过多途径发展,积累了相当...
报告题目:包兰铁路人工固沙植被防护体系的建立、演替及启示报告人:张志山报告人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持人:马红彬报告时间: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15:30-17:00报告地点:宝盈娱乐app朔方校区C楼223研讨室报告人简介:张志山,男,1974年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学、生态水文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2本,授权国际和中国专利20余件,主持项目14项,撰写咨询报告15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报告摘要:包兰铁路人工固沙植被防护体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沙害防护体系。该报告系统介绍了:1.包兰铁路...
报告题目:植物多样性对土壤碳及养分循环影响报告人:陈信力报告人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主持人:邱开阳报告时间: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16:00-17:30报告地点:宝盈娱乐app朔方校区B楼22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陈信力,教授、浙江农林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PI、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加拿大班廷学者、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加拿大湖首大学博士,曾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已发表期刊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自然)、Nature Sustainability(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Global Change Biology(全球变化生物学)和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加拿大土壤学会首...
报告题目:“逐梦星辰,奋斗青春”专题报告报告人:桂海潮报告人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持人:彭志科报告时间: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14:30-17:00报告地点:文萃校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人简介:桂海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载荷专家。从事航天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25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报告摘要:1.我国空间站工程的概况2.空间站里的工作有哪些3.空间站里的生活怎么样4.太空拍摄的照片与视频敬请广大师生准时参加。特此通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党委宣传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5月26
报告题目:紫花苜蓿加速育种技术思考及应用报告人:张万军报告人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主持人:伏兵哲报告时间: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14:30-16:30报告地点:宝盈娱乐app朔方校区C楼223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张万军,男,汉族,1976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执行院长(援疆干部)。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常务理事,草学教学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科技攻关牧草育种任务2项。主要从事牧草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柳枝稷等多种草类植物高效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光温调控诱导紫花苜蓿开花加速世代繁育的育种技术体系。近5年,在Plant Biotechnolgoy Journal, Plant Cell & physiology, Enviromental and Experimetantl Botany等主流期刊发...
报告题目: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报告人: 喻梅报告人单位: 天津大学主持人:车进报告时间: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15:30报告地点:贺兰山校区笃行楼一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喻梅,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本科生、研究生一线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智慧教育等。作为负责人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天津市教学团队。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霍英东教育教学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天津市教学名师。报告内容简介:教学成果奖旨在表彰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创新性实践与理论成果,具有推动教育进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与竞争力等重要意义价值。报告主要介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置、成果要求、必要条件,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举措,获奖情况分析,以及申报材料的撰写...
报告题目:游览与学问:陈万里《西行日记》和《闽南游记》的现代学术内涵报告人:张侃教授报告人单位:厦门大学主持人:杜建录教授报告时间: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15:30-18:30报告地点:怀远楼718多功能会议室报告人简介:张侃,浙江温州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院长,国家革命文物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类学、区域社会史。曾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教育奖等。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文博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报告摘要: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奠定时期。陈万里(1892-1969)被誉为“古陶瓷考古之父”,在现代考古学走出传统金石学、古物学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陈万里曾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处任职,由学医而入考古。他所撰的《西行日记》和...
报告题目:人口迁移与流动:演化过程与机理分析报 告 人:丁金宏报告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主 持 人:文琦报告时间: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9:00-11:00报告地点:德润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丁金宏,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教授。历任华东师大地理系副主任、人口研究所所长、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人口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自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学术成果优秀奖,现任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报告摘要:根据中国人口普查中现住地、出生地、5年前常住地和户口登记地等多维地理信息的交叉组合,将人口迁移流动分为长期、短期、直接、循环迁移流动及名义流动等类别,并借助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宏观和微观数据核算了中国各类省际迁移流动的规模和强度,发现不同类型的迁移流动折射出不同的出发地文化粘性、目的地经济拉力以及迁移过程的...